
具備課綱研發與教學設計的實踐者:台灣大慈恩推動系統化食農教育
在現代快速變動的社會裡,「食物」常被視為理所當然,但背後卻隱含著土地、環境與教育的深刻連結。近年來,「食農教育」逐漸成為全球教育與永續發展的重要議題。
台灣大慈恩【教育發展中心團隊】以「幸福教育」為核心,協同福智文教基金會、福智教育園區、板橋國中、瑪陵國小等教育單位,以成立課綱研發團隊、制定課綱、開發教學活動設計方案及師資培訓等等,推動系統化的食農教育,讓學生、教師與社區居民在學習中培養對土地的尊重、對生命的慈悲,以及實踐永續生活的智慧。在這段推動歷程中,不僅完成了完整的課程架構,也透過教師農事訓練、蝴蝶生態棲地營造、校園堆肥計畫、可食地景創造與體驗站等多元行動,帶動更多人投入實踐。

食農教育的核心理念:從飲食到生命的學習
食農教育不僅僅是「教會孩子種菜」,更是一套融合了飲食健康、農事體驗與環境永續的教育方法。台灣大慈恩將其定義為「慈悲 × 智慧 × 共好」的實踐旅程,核心涵蓋三個面向:
- 萬事萬物相互依存:理解自然循環與生態系的關聯。
- 以慈心善待萬物:從飲食選擇到農事操作,養成尊重生命的態度。
- 實踐共好行動:透過課程與社區實踐,建立人與環境共生的價值。
這樣的教育模式,不僅提升學習者的環境意識,更帶來心靈層面的成長,讓「食農」成為連結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。
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需要學食農教育?
食農教育的價值,不僅體現在課堂或農地,而是深深影響著社會:
- 促進環境永續:理解土地資源有限,培養珍惜食物的習慣。
- 深化文化傳承:透過飲食與農事,傳承與地方連結的文化價值。
- 提升生活品質:在實踐中感受勞動的快樂與心靈的療癒。
- 建立共好社會:從校園到社區,擴展合作與關懷的力量。

建立系統化課程:從小學到高中的完整學習架構
2023 至 2024 年間,台灣大慈恩攜手專家學者與現場教師,共同完成了「食農教育學習綱要與實踐」的研發。課程規劃依照學習者年齡與心理發展特質,設計從幼兒、國小、國中到高中的次第學習架構。這套課綱不僅提供學校開展食農教育的依據,也讓教師能根據需要調整與應用。
參與核心成員:
- 召集人:黃鴻博教授、劉貴雲教授
- 執行小組:翁玉華、林羿汝
- 教師群:瑪陵國小鄭麗華、大路關國中小賴仁傑、板橋國中林美玲、黃靖雯、台南安順國中柯曼麗、台南志開實小董信宏
透過共同實踐「好學、擇善、予樂」的教育理念,讓食農除了課堂上的內容,還有淺移默化到校園與生活的價值實踐。
教師農事訓練:從土地學習,帶進課堂
在福智教育園區,29 位老師參與了農事初階訓練班,親自學習鬆土、除草、辨識植物、採收與繁殖的技巧。這樣的實作課程,讓教師不再只是「傳遞知識」,而是能以自身的體驗,帶領學生認識土地與生命。
除了園區農地實作外,課程還安排參訪:
- 田尾綠海庭園:感受農地與美學結合的力量。
- 莿桐鄉有機農友林茂盛:學習友善農法與豆科作物栽培。
這些經驗不僅增進教師專業,更讓他們能以更生動的方式,引導學生進入食農教育的世界。

生態與永續實踐計畫:蝴蝶棲地與校園堆肥
食農教育的推動,不只停留在農作,更關注生態多樣性與資源循環。
- 蝴蝶生態棲地營造:在園區成功種植數十種植物與 300 棵香水百合,吸引近 60 隻斑蝶。學生透過觀察蝴蝶的生態,體驗與自然共生的美好。
- 校園堆肥計畫:高中與國中學生共同實作「袋裝落葉堆肥法」,從蒐集落葉、廚餘到產出腐植土,將資源回饋農地,真正實踐循環利用。
這些計畫,讓學生不僅理解「永續」的概念,更在實踐中養成責任感與行動力。

帶動社區共學:可食地景與體驗站
台灣大慈恩更進一步將食農教育延伸到社區,推動「可食地景」與「食農體驗站」。
- 可食地景:360 位學生與社區居民,共同創造 360 盆可食植物作品,從土壤觀察、蚯蚓飼養到生菜沙拉品嚐,學習珍惜食物與友善環境。
- 食農體驗站:展期 3 個月,吸引 2,000 人次參與。活動包括菜苗移盆、綠拿鐵品嘗、蔬菜花束設計,讓大眾以五感重新連結土地與飲食。
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大眾對食農教育的理解,也建立起「社區共學」的價值。

讓食農教育落地幸福日常,從課綱設計到師資培育
食農教育,不僅是知識的傳遞,更是生活態度與價值觀的重塑。在這場關於土地與生命的學習旅程中,從教師到學生,從校園走向社區,我們正一點一滴地培養出更具慈悲與智慧的未來世代。
台灣大慈恩深耕於教育實踐,具備課綱研發、教案設計與師資培訓的專業能力,不僅協助多所學校與教育機構導入完整的課程架構,更透過田野實作、教師農事訓練、可食地景設計等行動方案,打造一套可持續、可複製的系統化食農教育模式。
我們相信,唯有將理念落實為課綱,將課綱化為教學,並以專業師資深耕現場,才能真正讓「人與自然共生」成為孩子們的日常經驗與內在信念。
台灣大慈恩將持續推動更多教育轉化計畫,誠摯邀請更多學校、教育者與家長一同加入,共同實踐幸福教育的願景。

加入台灣大慈恩官方LINE,一起用行動實踐幸福永續生活。
👉 點擊加入 台灣大慈恩 LINE 官方帳號,掌握第一手活動資訊與文化教育內容。